close

 

迷霧中的王者-帝雉。

與帝雉美麗的相遇,讓我跟我家大爺這趟旅行有了完美的回憶。。。

 

 

大雪山林道一路上都有提醒遊客留意車速及腳步的標誌

原因不外乎是,以不打擾這山中裡的嬌客『野生動物』為前提下

能夠有機會和牠們譜出一段不期而遇的見面曲。

 

大雪山林道的23K、23.5K及47K在鳥友或是攝影界頗負盛名。

在這著名的賞鳥點,常常有大砲進駐,

而一待可能就是幾小時甚至一天。

即使只是驚鴻一瞥,也能心滿意足。

不過要介紹大雪山豐沛鳥類資源之前可以先了解大雪山的背景

大雪山國家公園位於海拔2000公尺至2996公尺之間,

氣象學上屬「雲霧盛行帶」。區內蘊藏豐富林木資源,

隨海拔高度由低至高變化

呈現亞熱帶、暖帶、溫帶、寒帶四種林型,

是台灣天然林精華地帶。

目前台灣約有440種左右的鳥類棲息著,

其中水鳥類佔180種,棲息於陸域的有260種左右。

1980年到1987年一年間調查出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內約有117種鳥類生存著,

也就是說孕育台灣約有50%左右的陸域鳥棲息於此。

其中還包括15種是台灣原生種(台灣原生種共有16種)。

(資料來源:台灣林悠遊網)

 

而其中想一睹台灣國寶『帝雉』更是得仰賴天時、地利、人合呢

 

帝雉為臺灣特有的長尾雉屬鳥類,

分布於海拔18003300公尺的原始針闊葉混合林或針葉林帶。

是臺灣的雉科鳥類中棲息於最高海拔者,

也是所有臺灣特有種鳥類中體形最大、羽色具光澤呈現高貴形象,

在新臺幣1000元的紙幣上可以看見牠的身影

本尊其分身對照一下!

 

而談起帝雉的發現史,要追溯至1906年起

英國著名的鳥類採集家 Walter Goodfellow

阿里山採集鳥類的時候,

無意中發現了裝飾在原住民頭上

他從未曾見過之兩片漂亮的雉類長尾羽。

   

因其恰好回國在即,故只帶回這兩片尾羽回英國。

經過一番研究以後,這兩片羽毛的主人被認定為台灣特有的新種鳥類,

並由 William Robert Ogilvie-Grant

命名為 Calophasis mikado

Mikado 在日語中,漢字寫作「帝」或「御門」,為天皇的尊稱。

帝雉雖然多棲息在海拔2000公尺左右的高山上,

但是其全身呈紫藍色,並閃爍著金屬光輝。

 

黑長尾雉具有長尾雉屬鳥類的特徵。雄鳥全長87厘米(含尾羽52厘米)

全身呈紫藍色金屬光輝之純黑羽毛,唯尾羽有顯明白色橫帶紋。

喙角黑色,腳暗灰色以至綠褐色。

雌鳥特徵:全長52厘米(含尾羽20厘米)

大都橄欖褐色,尾羽具黑色橫斑。雌雄眼周均裸出,皮膚呈紅色。

不過我們這趟沒緣巧遇雌鳥。

瞧瞧,這鮮紅色的眼妝是否相當美豔呢

黑長尾雉目前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珍貴稀有動物,

另以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為保育類動物,加強保護,

亦是世界知名的臺灣特有種鳥類,

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將牠列為

瀕臨絕種的動物並與臺灣藍腹鷴同被列於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書中

 

我們也發現,這帝雉似乎不太怕人,

幾度步步趨近我家大爺,彷彿像是看到許久不見的朋友

 

甚至於就像模特兒般地擺出千姿百態,

讓我家大爺拿著手機在牠面前距離不到30分處近拍。

實在是親和力十足啊!

 

而來往的人車,也紛紛將車子停下

輕聲細語地坐在路邊靜靜觀賞。

 

心中猜想著帝雉出來散步許久後,也要準備回家午休囉

看著牠準備離去的背影,讓我聯想到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一詩中的。。。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

但這帝雉倒不是揮一揮衣袖,而是拍拍翅膀

告別了路邊的觀賞的人群~!

=====================

大雪山多年來在生態保育各項工作的努力之下,

黑長尾雉在大雪山族群數量有增加趨勢,

尤其在大雪山林道旁即有機會一睹它迷人的風采,

為了讓更多國內、外人士認識「黑長尾雉」,

並期待更多的民眾能一起投入生態保育行列,

 

與知名的生態影片導演許鴻龍合作拍攝「大雪山王者〜黑長尾雉」生態影片,

並參加第35屆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生物影展,

 

一舉獲得自然保育與環境保護類別之

「科學內容優異獎」、「成音優異獎」、「攝影優異獎」等3項大獎,

成功的將臺灣生態保育成果推向國際!

而我們也捕捉到小巧可愛的金翼白眉,

 

肥嘟嘟的身軀,究竟是藏著豐碩的羽毛

還是因生長在這豐沛生態資源的大雪山而豐腴

其圓潤宏亮的哨音,就像是鈴聲般『啼~啼~啼』的聲響

此起彼落地響徹在森林裡,環繞的音效非常有杜比效果呢

 

金翼白眉似乎也不太怕人,很容易遇見

尤其在地板都能看見兩三隻共同覓食的身影。

總歸這趟賞鳥行,我跟我家大爺都相當欣喜

因為能不期而遇帝雉,還能有那麼近距離的真實感

真的不是計劃,就能如期實現的!

還記得出發前大爺說遇見藍腹鷴的機率可能比帝雉高些

結果沒想到先遇到了帝雉,倒沒看到半隻藍腹鷴的身影

或許留下一點點小可惜,可為下一趟大雪山之行有更殷切的期待

期待能一舉看見雄、雌鳥同時出現,抑或是母鳥帶小鳥囉。

====每個人的喜好不同,以上皆為個人主觀感受喔=====

有關吃喝玩樂都是交由我女友來記錄!

arrow
arrow

    六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