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莫過於養水,水是魚隻健康狀態及表現的最佳指標
而如何能有效地管理魚缸的水,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參考
============================
魚缸水質混濁的三大主要誘因,歸納一下它們是:
1.物理混濁、2.化學混濁、3.生物混濁。
1、物理混濁
A:長時間不換水
B:投餵量大
C:過濾體積和總水體比例差距大(即過濾系統太小)
D:濾材老化且沒有定期清洗更換
E:用了劣質的過濾材料
以上都有可能會導致水質老化或是水質過肥,或是水質變壞,容易使魚缸中滋生細菌,或是寄生蟲的繁殖。
水質變壞會使魚行動緩慢、狀態欠佳以及得蛋白蟲或是其他的寄生蟲,如果出現外傷,細菌很容易乘虛而入。
2、化學混濁
一般是指水質中有殘留的化學藥物和增色飼料浸泡時間過程導致,這些殘留的化學藥物沒有得到及時的清理,
就會讓魚感覺不適。而水質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或是有害的細菌,這些細菌和病菌在藥物溶液中經過長時間的浸泡,
就會形成抗藥性,魚同樣也會形成抗藥性。也就是再得這種魚病的情況下,使用此種藥物會失效。
所以在治療完魚病後,一定要及時的用活性炭將其吸附。
3、生物混濁
主要是因為水質中魚類的糞便或是殘食等有機物給異營性細菌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來源,使其快速並大量的繁殖。
而由於水質中大量異營性細菌的存在,水質中魚類新陳代謝的產物“氨”的濃度也會大量的提高,
大大加重了硝化系統的工作能力,形成負擔。同時也有可能會抑制硝化細菌的繁殖。而這些氨毒素的逐漸堆積增多,
會造成魚氨中毒,甚至死亡。
綜上所述:水質混濁導致的異營性細菌泛濫會和魚競爭缸內僅有的生存資源。他們的生存需要大量的氧氣,
不僅會侵占生物濾材,還會使他們居住的地方酸性化,破壞水體中形成的生態平衡,
這些都是會影響生長健康的關鍵因素。所以水質渾濁應該引起廣大魚友足夠的重視。
資料來源:https://goo.gl/ycSsoc
==================================
以上內容作為養魚同好交流,若有侵權敬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