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在不同溫度下的活動狀態可以根據它的換氣頻率來看出,
這個活動狀態也和水中的含氧量有關。
隨著溫度的上升,耗氧量會急劇上升。
而小型魚類對於水溫變化的適應能力比大型魚類要敏感的多。
儘管水溫變化對於魚類來說是很正常的,但是還是要注意觀察水溫變化後産生的一些問題,
同時也要注意魚類能量消耗的多少。溫度上升,舉個例子,
早春的時候溫度太高可能使魚類體內能量大量消耗最多可能至百分之50之多。
這樣由於體內能量的大量消耗,暖春就可能導致魚體抵抗病變能力減弱,
從而形成魚只的大量病變。極端的溫度變化也會導致魚類的休克甚至是死亡。
比如說從小於10度的水溫馬上升溫到25度就會産生這種現象。
隨著溫度的提高,換氣和攝食的平率也隨著提高,直至到達最佳的水溫範圍,大約20~28度。
從魚類的攝食速度來看溫度的變化也同樣非常的重要。
最顯著的就是整個攝食迴圈的速度和溫度變化之間的關係。
在10度水溫下,魚糧從攝入到排出需要大約19個小時。
而在25度水溫的時候只要不到1個小時就可以了。
在10度的水溫下 食物中能量完全消化的時間爲50個小時,
而最適宜的溫度下也要15個小時。
通過這個我們可以安排和決定餵食的時間與餵食量,這對魚體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在低於20度的水溫時,必須給以高能量的魚糧,因爲整個的食物消化時間開始增加,變得相當慢。
總而言之,要正確且充足的給予魚隻餵食,在低水溫的時候要給魚容易消化的魚糧。
化學的魚油製品也能變相的提供能量,這個在冷水溫下也是適用的。
爲了增加食物中的補充成分和使鯉魚更加有觀賞價值,
必須添加容易消化的食物。這樣來說,提供動物性的食物就是很好的方法。如紅蟲。
在最佳的成長溫度中連續2天早上和晚上都餵食後,第三天就要減少餵食量,以免能量過多。
小的溫度波動對於魚來說沒有什麽影響。對於溫度小波動後的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最後總結:
1 魚類的耗氧量和溫度密切相關。
2 在低水溫的時候要給以易於消化的魚糧。
3 在魚糧裏面多一些蛋白質和脂肪少一些難以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4 食物消化和溫度的關係
5 在水溫低於13度的時候,喂食總量不能超過魚只總重量的0.5%。 水溫低於8度的時候需要開始停食。
以上是翻譯自德國發行的 Koi Kurier,整理後的資訊。
資料來源:http://www.sfish.com.tw/forum/viewthread.php?tid=439&extra=page%3D1
===以上內容供金魚同好交流,若有侵權請通知===